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admin12个月前 (04-11)教学论文137

f9201076866c0283b22715b3eece1128.jpeg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更加强调教学中对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重视,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和分数,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要打破这种原有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够利用文本教育等多种方式渗透心理教育,帮助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现状分析


在语文教学里,很多教师都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们经常都只注重语文学科的成绩、教学的成果,却缺乏对学生一些素养和能力方面的培育,学生们无法得到全方面的教育。教师没有紧跟教育的改革,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经常都只是向学生们教授一些和课本的知识有关的内容以及考试中会考的内容,忽略了如何培育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其次,不少小学语文教师不会挖掘语文教材里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不懂得如何准确的利用语文教材内的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课文、课文辅助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为了教学的进度,会有意的忽略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成果大打折扣。传统教学课堂中,课堂是教师一个人的“一言堂”,学生们不敢多说话、不敢反驳教师,长久以后,便会产生很多消极的心理问题,缺乏质疑精神,这样的情况会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很大的阻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有效策略及建议


(一)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切实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该要发挥出语文科目里的人文价值,让语文的教学更加的具有“人文性”,通过语文的教学来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养等方面的能力,让小学生有更加完善的人格和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加的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负起对小学生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大任。同时可以利用一些容易挖掘人性光辉的教材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于雷锋的优秀事迹。一位英雄人物的真实事迹比起空泛的理论知识会更加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与思想,从而达到教师想要的效果。想要帮助学生们打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个平等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更加的被学生吸收和接收,还能够让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限。首先教师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工作,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放开自己教师的身份,在教授小学生的时候可以尽量选择用朋友的身份和小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更容易打开学生的心门,在发现学生们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站在朋友的立场进行开导,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帮助小学生们一起解决。其次,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多用过来人的身份教导孩子们,教师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很大的榜样的作用,学生们会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好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认可,以长辈的身份多和小学们说一些道理和知识,让小学生们时刻保持一颗健康、向上的心理,为心理健康做铺垫。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述一些自己的故事,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用故事中潜藏的道理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学生。(二)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让学生轻松学习。小学语文的课堂是教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境,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好课堂的作用,在课堂上为营造出一个舒适的氛围和环境,这样,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询问学生问题的时候,有的学生因为心理原因,回答问题经常小声、结巴、不敢说话,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让课堂处在一个轻松的氛围,减少小学生们的紧张情绪,让他们能够自然的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多鼓励他们说:别害怕,大家一起给他鼓掌让他回答。并且回答正确之后,教师要马上给予他肯定。这样以来,学生能够慢慢培育自信心,对于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并且,教师在平时可以举办一些演讲,选择合适的课文作为题材,例如第十一课“我是一只小虫子”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学生在公众面前讲话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逐渐锻炼自己心里的过程。在得到教师与同学们的认可与鼓励以后,学生会有更多的正面情绪产生。这样的正面情绪会对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十分有利。这样的形式不仅让大家对于课文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兼顾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一举两得的。(三)组织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小学语文科目,是一个具有很多的操作和实践的科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小学语文科目的这个特点,多为学生们组织一些语文学习上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里,学生能够不断的培育良好的心理,以此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话剧表演开展相关活动。例如:在教授《巨人的花园》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们分组来演绎这个文章所描写的故事,让小学生们分别扮演文章里出现的各个角色,观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有趣、最成功。在表演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同学针对其余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学生们在表演的过程里,能够感受文章里的情感和知识,学习其中所表达的精神,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利用现有的生活资源,比如带领学生到孤儿院、敬老院等地做义工,鼓励学生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参与社区工作,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之中感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美德,让学生们在社会劳动中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孩子的未来铺平道路,打造基石,而不是打造一批只会学习和读书但是心理状态不健康的萎靡的人才。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分析目标心理健康教育里存在的问题,采用合适的策略,让小学生们能够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健全的成长。当然,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笔者的精力与时间有限,本文可能会存在着一些误差,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加以斧正。笔者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经验知识应用到教学之中,充分的对本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与教训,完善小学语文课堂,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好准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周君的教育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zhoujun2021.com/post/563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重视实践,实现整合——“十子”活动的探索和分析

重视实践,实现整合——“十子”活动的探索和分析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十子”活动涉及艺术、健康、社会、科学、语言五大领域,为了使领域课程与“十子”活动更好地整合,以利于更好地教育幼儿,我们在原先一物多玩、多物多玩的基础上将十子活动与各个主题活动进...

浅谈当代幼儿教师的角色观

浅谈当代幼儿教师的角色观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 幼儿 角色   论文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倡导“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

读了李冬梅老师《奉献研究 创新 境界》这篇文章以后,突然想起了陆游写给儿子的那首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如果李老师没有几十年的一线工作经验,没有那颗奉献之心,没有那持之以恒的专研之心,对于...

论多媒体提升小学语文基础教育

论多媒体提升小学语文基础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小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诸多技术手段正在逐步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以辅助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

谈小学数学探究性课堂的实施策略

谈小学数学探究性课堂的实施策略

摘 要:新课程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探究式教学。我们要实施主动探求知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关键词:探究;实践;评价;论文下载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

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的探索

【摘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二重性,它向人们阐述的自然规律和人文规律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研究和探索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地理教学的基本观点,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养成健...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